成為大人的過程
﹋﹋﹋﹋﹋﹋﹋

感覺好像又經歷了一次遲來的青春期。仔細端詳我的心靈,不就和徬徨的十多歲時相似嗎?

還以為只要進了大學、只要畢了業、只要找到工作,一切就此完結,沒想到卻有永無止盡的選擇和陌生的未來等待著我。

有些時候則是硬生生被拖到意想不到的全新出發線上,等到回過神來,只剩我獨自一人尚未出發,被遠遠地甩在後頭。


文章標籤

創意市集 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前規劃船上生活

線上辦理報到

與搭機的預辦登機類似,整個程序主要就是讓乘客先提供個人旅行證件、資料,並核發登船證/船票、行李牌,以節省乘客於碼頭辦理報到手續的時間。只要航程屬「一般航線」,所有歐、美、亞系船公司皆支援線上報到,但目前僅星夢與麗星有中文介面,另有船公司(例:皇家加勒比)提供中文操作手冊。

不少船公司會在線上報到系統中加入其他功能,例如順道辦理船上帳號綁信用卡、連結不同訂艙號碼(方便住不同房間的人一起訂購船上付費項目、「傳統式」用餐排在同桌之類)、選擇「日程表」語言、提出副食品或其他飲食需求、通知船公司預計在船上慶祝特別節日等等。

與預辦登機一樣,辦理線上報到也有受理時間限制,麗星、星夢是啟航前7 天到24 小時,公主是啟航前75 ∼ 7 天(船費繳清才能辦理),由於每家船公司的線上報到起訖時間差別頗大,宜於訂艙後再確認清楚。

文章標籤

創意市集 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您好!我們要開店成立品牌,所以需要一個LOGO和形象」、「您好!我們有新產品,所以需要包裝設計和其他周邊延伸」、「以前有設計過但好像不太適合,所以我們想更新形象」⋯⋯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要求。

設計什麼、怎麼設計是所有品牌與企業經營者需要理解的開端,當然更可以透過與設計方第一次的諮詢,來瞭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因而量身訂製屬於自己的設計方案。每個經營者需要的內容都不同,而我們所對應規劃的設計解決方案也不會一模一樣。以往我們遇到多數客戶針對品牌或開店建構的第一步,會以產出LOGO為主要的設計訴求,因為LOGO對於品牌來說確實是最重要的存在,也因此我們時常面臨到客戶來尋求設計合作時,總會以「我想要先做一個LOGO」為合作開端,但即便我們將品牌單純的簡化成視覺問題討論就好,可品牌偏偏不只是一個LOGO,更涵蓋著許多故事與周邊形象。

其實LOGO本身的塑造與建立涵蓋了很多靈魂與故事,並不是單純只有圖形而已。
這幾年遇到非常多的案例,在初步溝通時發現,有許多客戶曾經花費時間和心力打造品牌的周邊設計,但實際執行和使用過一段時間後,開始感覺到不太適用,於是又重頭來過一次整體設計再造。

在這樣的案例下,我們試圖去分析、了解為什麼許多客戶花了費用在設計上,走了一段時間卻發現不適用。也因此當合作開始後,無論大小專案的設計執行裡,我們與業主溝通的第一點便是從客戶所詢問的「幫我設計」扭轉為「為何而設計」。從這個轉變裡面,我們不僅能透過傾聽靠近業主的想法,也能整理出各種需要設計的案件中,所藏著的大量無形訊息,之後透過解構達成共識,產出一套真正適合品牌的設計方針。

文章標籤

創意市集 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EEP+ADD 從代工到品牌的世代傳承
KEEP+ADD. From OEM to the Brand’s Generational Inheritance

品牌經營者若理解在每次週期中的「KEEP&ADD」,就有機會抓住品牌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KEEP+ADD」即是穩定發展中求創新、在創新中尋求穩定發展的循環營運模式。代工與轉型品牌的關係不是歸零重來,更不是一種取代,而是循序漸進的交接傳承。以數學來說,一個品牌企業的成功,就如同0到∞一樣,漫長也沒有終點,甚至也沒有正確答案。其實不論是從代工轉型品牌或產品開發到品牌發展,都是一種企業轉型的過程,而每個企業在時間的循環下都會進入既定發展週期,可能是幾年、幾十年甚至更久,但每一次改變和轉型,對於經營來說都是歷史性的革命,同時也是必然會遇到的生存戰爭。

許多企業主面對轉型所需投入的一切,內心是感到矛盾的,即使做好準備也無法預估未知,更擔心失去原先所擁有的一切。然而成功的轉型是一種創新傳承,留下好的、加入新的,不管是代工到企業的世代傳承、企業到產品的力量擴張、最終產品到市場的品牌醞釀都是0到∞的生命週期,抓住每次週期的關鍵,如此一來,不論經歷過幾次的市場革命戰爭,都能戰勝自我而不被時代洪流的改變所淘汰。

# 0到1的誕生:一個企業要先「從無到有」,舉例來說:小至一個產品的研發,大至可以延伸到一個代工的型態。但無論何者,都需要耗費很大的心力與時間來籌備醞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當你準備好自己的武器,接下來是要想辦法打一場勝戰。

文章標籤

創意市集 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會議訊息整理、設計問題分類、企劃統籌的居家收納比喻法

沒有妥善整理和分類的企劃只會讓品牌表面上看起來有模有樣,繼續垂直探索核心的話,可能會發現像居家收納一樣,外表乾淨的桌面底下,藏著打開抽屜一團亂的眼不見為淨呀!

每個品牌、設計專案的思考、歸納、分類和成果展現,跟整理家務的概念其實很相近,又或者我們可以稱企劃者為:訊息整合分類達人吧!(差不多像是居家收納達人的概念那樣。)每當碰上客戶說:「我的設計很簡單啦,我不用什麼企劃,你們就是簡單的弄一下就好啦!」這樣的句子時,我知道再多的專業解釋,都抵不過一個日常的比喻能讓大家秒懂到底企劃是什麼,而又為什麼無論再小的案件都需要經過企劃來分解,才能得到關鍵的設計元素!

那些會讓大家聽到理智線斷掉的專業話語我們暫且先不談,我試著將設計專案比喻成居家收納,或許會更快理解到底為什麼設計不只有美觀,更沒有所謂簡單的編排一下,即便最後你看到的是一個非常簡約的設計,或者是視覺層次很豐富的設計,可都是經過思考的,因為所有我們見到的視覺動線、結構、用色都有其內藏的訊息整理歸納、問題分類和企劃統籌喔!而且不管多小的專案,都一定會有這些順序,差別只在大專案處理的內容是更多、更雜、更廣。

譬如,就像煮飯時你順手可拿到的鹽巴和醬料,絕對不會是本來就放在那裡的。那為什麼你能在煮飯的時候垂手可得呢?因為下廚的經驗告訴你,鹽巴要放在這裡才方便呀!這個下廚需要醬料的過程就像是一段簡易的企劃思考,裡面藏著三個重要的訊息:1.發現問題 2.整理問題 3.解決問題,最終你透過物品放置與收納的位置,展現了你腦中企劃的結果。如果再將這個概念擴大至整個居家的收納裝潢,那需要思考的細節跟內容也會因此變得更多更廣,品牌的設計和企劃也是一樣!

文章標籤

創意市集 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外湯的魅力

歷史悠久的溫泉地一定會有「共同湯」,有的地方將其稱為「外湯」。與外湯相反的是「內湯」,由住宿設施專門接管、引用的溫泉就是內湯,不過以前的溫泉地通常只有外湯。

據說,有馬溫泉的旅舍在江戶時代就已經有超過100間的數量。然而,旅舍內卻沒有內湯,因此湯治客與溫泉客都是到一之湯或二之湯等外湯浸浴。一直到戰後,有馬的旅舍才開始引進內湯。和有馬一樣,從江戶時代開始聞名全國的城崎溫泉等其他溫泉地的情況,也是大同小異,如出一轍。

大多數的溫泉地一開始都會在挖到溫泉的地方,也就是湧泉處興建外湯,而且旁邊一定會設置神壇,或是興建溫泉神社來供奉、祭祀。如此行為,證明了古時人們將地底湧出熱水這種自然現象,以及「這池熱水具有神奇療效」等情況視為是一種超現實現象。

文章標籤

創意市集 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泉的還原力

站在科學的立場來分析溫泉的本質。近年來,能夠有效降低活性氧,這個導致老化或致癌的物質,以及具有抗氧化能力的水果、蔬菜、蕈菇等食品和飲料,深受世人矚目。活性氧會讓物質「氧化」,也就是生鏽。

不管是鐵生鏽,還是生鮮食物腐敗,原因都在於氧化。另一方面,氧化的相反是還原。還原的作用與氧化相反,不僅可以預防老化、生鏽及腐敗,還可以活化人類細胞,讓肌膚重拾青春。世界上,不論東西方,溫泉自古以來之所以被稱為「青春之泉」,以現代科學來解釋的話,原因在於溫泉本來就具有還原力,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也就是說,溫泉在湧出地表之前具有還原性質,因此在科學上的價值,可說是具備了還原性。湧出之後因為時間經過,或者是加氯,才變成「氧化性」的。換句話說,溫泉開始老化了。

只要換個觀點,看看溫泉還保有多少還原力,或者是有多偏向氧化性,說不定就能夠用科學的方法來測量溫泉的鮮度。

文章標籤

創意市集 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泉與溫泉街

打從留下文獻的奈良時代開始,溫泉在日本的治療學史中便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在街道與宿場充分整頓,庶民外出、旅行更為方便的江戶時代之後,那些無法治療疾病和外傷的溫泉,幾乎已不再稱為溫泉了。

就連溫泉街,也可說是與湯治場一同發展的。湯治場當中,有的和薩摩街道的日奈久與長崎街道的嬉野一樣發展成熱鬧的宿場,因此溫泉街可以分為湯治場型與宿場型這兩種。湯治場型在昭和中期以後分為「行樂、歡樂型」與「療養型」;至於宿場型絕大多數則是屬於行樂、歡樂型。其他像青森的酸湯溫泉、秋田的鶴之湯溫泉與阿蘇的地獄溫泉等,在江戶時代曾為藩主湯治場的唯一旅館溫泉地,現在大多都是療養型或者是「祕湯型」溫泉勝地,深受熱情溫泉迷喜愛。

湯治場(療養)型溫泉

肘折溫泉(山形縣)與俵山溫泉(山口縣)是日本東西兩地具代表性的湯治場型溫泉街。

文章標籤

創意市集 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