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先了解「資訊」本身就是不客觀的產物

本田先生指出「資訊本身就是不客觀的產物」的前提,希望大家心中能先有這樣的認知。

「不管是知名度多高的媒體,或者是多麼正式的資訊,又或者是多麼受歡迎的雜誌單元,都必須以批判的眼光來審視。當然,即便是報紙這類具有公信力的媒體,也應該以同樣的態度看待。比方說,你應該已經注意到,即便是同一件事件,在日本經濟新聞與朝日新聞的說法就不一樣,事情的切入點與論調也可能都不一樣。光是看一方所提供的資訊就深信不疑的話,實在是有失偏頗。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必須篩選出重要的資訊

本田先生認為:「每個人收集資訊的能力大不相同」,並且提出下列的例子加以說明。

「請社員收集『關於○○的資訊』」之後,有些人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收集到有用的資料,但有些人即便耗費大把時間,卻收集到一堆垃圾。每個人都能從網路取得大量的資訊,但如果要收集全部的資料,那可就沒完沒了。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先確定自己真正需要的資訊,然後再開始進行收集。」

此外,本田先生認為,想從搜尋引擎收集有用的資訊之前,一定要先學會聰明的搜尋技巧。

 

比較多方資訊,從不同角度審視資訊

本田先生認為「所謂的資訊就是不客觀的產物」,因此必須努力地比較各種資訊來源。

「比較不同的資訊以及從不同的角度認識資訊,然後自行判斷資訊的真實性在這個時代越來越顯得重要。拜網路之賜,我們能輕易地比較資訊。例如我們一在Google News[1]搜尋資料,就能搜尋到許多關鍵字相關的內容,這個內容量相當於60張新聞的內容。除了新聞之外,網路還讓我們能比較美食資訊或是氣象報告這類的資料來源。」



[1] Google NewsGoogle提供的新聞閱讀服務。能直接從Google的首頁使用這項搜尋服務。能從網路上一些內容公開的新聞網站自動擷取新聞報導。

 


 

磨練搜尋技巧將有助於快速取得需要的資訊

Google為網路以及資訊社會帶來「搜尋的時代」。Google讓這世界每一件東西都變得可搜尋,而且Google還依照「讓商業、生活與社會變得更便利」的企業策略,不斷地提升原有的搜尋技術,現時「寬頻網路」早已經成為網路基礎建設的代名詞。

但仔細想想,「不太會搜尋的人 = 不太會用網路」的公式儼然已經成立。前陣子有一位五十幾歲的朋友問我某個名詞的意思時,居然跟我說「不知道該使用什麼關鍵字搜尋」,這正是上述公式的最佳代表實例。

或許你會覺得直接搜尋不就好了?但是要替待搜尋的資訊找出適當的關鍵字,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對每天都使用網路進行搜尋的你我而言,我這位五十幾歲的朋友的故事,並不是與我們毫無關係。你應該也有過,不管怎麼搜尋都找不到資料的經驗,也可能總是找到不需要的資料。其原因之一,應該就是輸入了不適當的關鍵字。如果不能以適當的關鍵字搜尋,就無法得到想要的資料。

想要有效地搜尋資訊,必須先了解搜尋引擎的功能,進而一步步地熟悉搜尋引擎。如此一來就能從大量的資訊裡篩選出需要的資訊。

因此本書接下來要介紹Google的搜尋服務,讓大家更熟悉Google這個搜尋引擎。


本文出自:《iPhone槓桿工作術

2AB907

作者:本田直之、松村太郎

譯者:許郁文

出版社:創意市集logo2.jpg    


arrow
arrow

    創意市集 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