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jpg


導演簡歷

香港導演、監製。多次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作品亦多次在海外影展展出。執導電影超過六十部,多與其熟悉的演員合作,劉青雲、劉德華、鄭秀文、古天樂經常擔任其影片主角。代表作品有《鎗火》、《孤男寡女》、《大事件》、《黑社會》、《奪命金》、《毒戰》、《盲探》、《三人行》等。

1980 -《碧水寒山奪命金》為其首部作品。

*《碧水寒山奪命金》電影海報

2-2.jpg




/  什麼時候開始喜歡電影的?

是很自然喜歡上的,看戲是我們那一代主要娛樂之一。現在人人都說以前看電影便宜,但對我們小孩而言,兩毫子、兩半子(註 1)看一場戲是不便宜的。我要串一整天膠花註 2)才夠錢看一齣戲。但還是有很多人一大清早就排隊,戲院很易爆滿,一開門人就湧進去,我其實說的是早場和公餘場註 3)的情況,通常早場放粵語長片,公餘場放西片,我就專揀西片看,覺得便宜。看的多數是動作、西部牛仔、浪漫愛情片等,有一個時期我爸爸在東樂戲院工作,我就可以經常看免費戲,不過要在後臺從後看,影像是反的。



/  最喜歡什麼電影?

我讀書時開始看國產片,我最喜歡武俠片,尤其是張徹的,並且很想做電影這一行。一九七二年進電視臺做辦公室助理,後來讀藝員訓練班,我沒想到要做演員,只想做幕後,最好是做導演。那時候我什麼電影都看,每個週末就把那陣子的電影看盡,所以要走場趕戲院。喜歡看的演員有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貝爾蒙多(Jean - Paul Belmondo)。《畢業生》(The Graduate)、《海神號遇險記》(The Poseidon Adventure)都記憶猶新;也開始留意導演,記得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當時看不明白,但也看得過癮,反而現在看戲的量減少很多。



/  在什麼機緣之下拍自己的第一部作品?

那個時候我在電視臺工作,還一邊上訓練班。大概下午五點這邊放工,七點就到隔壁上課,中間兩小時在職員餐廳度過,或者去錄影廠看拍戲,上課直至晚上九點。我很幸運,訓練班畢業後兩個月左右就當了製作助理,一年多就升為編導,更奇怪是做了編導不久就有機會拍第一部電影,就是《碧水寒山奪命金》。


那時候未拍過電影,當然甚麼也想拍,一有機會就拍,沒考慮甚麼題材才拍。當時在電視臺拍過不少武俠題材,覺得自己也算合適吧。


第一次做導演,當然很多困難,但學到的也是很多,對我將來拍得更好有很大幫助,經驗必須從無數困難累積起來。



/  這部片的資金來自哪裡?

鳳凰(影業),銀都(Sil - Metropole Organisation Ltd)的前身。



/  談談劇本創作的過程,你是如何把關的?

是劉松仁找我的。當時已有 concept(概念)、有劇本,朱岩以至左派公司註 4)的人,都覺得值得嘗試讓我來拍。



/  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當時從未拍過電影,經驗、基礎都只限於電視,對一切電影運作都不清楚,很多事情都要重頭學習。


原來拍電影不是那麼簡單,電影跟電視雖都是影像的東西,但由意念、創作、技巧,到合作方式、指導演員等多方面都不同,簡直是兩回事。我不僅從未做過電影導演,做電視編導的時間也很短,總結那次在內地粵北兩個月拍戲的艱苦經驗,我就知道自己沒有足夠資格成為電影導演,於是決定返回電視臺,要訓練自己成熟點兒,但我當時心還是在電影上的。我在之後的階段都在變,都在學習。以後七年時間,我在電視臺磨練,就好像重新上學一般。拍電視劇允許出點小錯,心理負擔沒那麼大,雖然電視臺也要收視率,但我所在的無線台是強勢,怎麼拍也有許多人看,沒有什麼壓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先要成為一個被公司肯定的導演,不只是執行能力,判斷力也要達到某個水準,還要做到比一般水準高,好讓公司提供更多資源。我在一兩年內很快就使監製、總監們對我有信心了,之後我多數拍重頭劇,成本是別人的三四倍。我相信我會在這一行幹上一輩子,結論可能是什麼也沒有,雖自知成績不會太差,但可能只得這丁點料子。比如《碧水寒山奪命金》,我知道自己料子未夠。



/  作品的命運如何?

有上畫(上映),由於是左派公司拍的,認受性不高,但反應 OK,票房 OK,不過自己就未滿意。



/  談談你作品的主題,武俠情懷和仁義精神應該是你電影世界最重要的執著吧?

可能是因為未入行時,已很喜歡邵氏的武俠片,在無線台時也不斷要拍武俠片,還有改編金庸與古龍的小說。被那些武打和情懷薰陶慣了,沉醉在個那世界之中,變成一種感應了。我想我還會持續下去,還要想辦法進一步強化這些東西。我覺得電影有虛和實兩個大方向,可以實的是日常生活的東西。不然,我覺得一切都應該看虛一點。在影像世界裡,一秒兩秒間的事情可以大書特書,我很享受做這工作,武俠世界正能提供此種延伸的空間;拉長、放不同東西在其中,加添形容,令畫面無窮豐富。武俠有很強的理論,一塊小石飛過來,幾個鏡頭更能延伸感染力。武俠世界裡的人令我最欣賞的地方是那種堅持。有信念、有堅持的代價很大,但卻產生浪漫,不會兩邊擺。兩邊擺是韋小寶般,縱也有俠義,卻都是鬼鬼祟祟的俠義。大俠的原則是清楚俐落的,為了國家、家庭、民族,隨時付出感情、友情的代價。且有革命精神,革命過程是最重要的,反而得失是次要。而且,多數是輸的一方,才最浪漫,因為得不到的精神堅持會更激烈。偉大事業如果成就了,是怎也不夠浪漫的。為表現這「不可得」的遺憾,我喜歡把具體形象變成缺陷,有時是斷手,有時更是死了,但其實都是遺憾。也許這想法很蠢,但很多時都達到目的,且能讓觀眾看懂。交到高手手上,讓傷痛藏在心中就是了。



/  拍攝這部電影對你幫助最大的人是誰?

劉松仁、鍾志文。



/  別的導演的第一部作品,你最喜歡哪一部?

太多,很難回答。其中一部肯定是黑澤明的《姿三四郎》。



/  對第一次拍片的青年導演,你有什麼樣的建議?

拍電影最要緊的事情,還是拍電影。不應花太多時間處理人際關係,雖然依靠人際關係,許多時候是必需的。最重要的就是劇本、主題。專注在創作上,別讓市場的考慮影響太多,為創作加入太多的製肘(牽制)。


【 程青松 / 採訪 】


註 1:
粵語中的金錢單位,一毫相當於一角、一毛。

註 2:串膠花
香港當時盛行的家庭代工,依照工序製作裝飾用的塑膠花。

註 3:公餘場
廉價二輪片場次,通常是下午五點半放映,提供下班的工人欣賞。

註 4:左派公司
指的是自一九三○年代左翼文人(以夏衍為首)提供電影公司具有「進步」內容的劇本,中期部分作品反映了戰後香港社會的現狀及當時的理想主義色彩。

 

 

新書搶先看
【新書|導演的起點】「在國片復甦前夕談青春」訪林書宇《九降風》
【新書|導演的起點】2016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趙德胤:回望《歸來的人》


 

2AB619-150.jpg

本文出自:
《導演的起點:
100 位華語電影導演,
第一部作品誕生的故事》


作者:程青松

想了解更多? 立即前往 >>>
城邦讀書花園
博客來網路書店
金石堂網路書店
讀冊生活


arrow
arrow

    創意市集 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