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環境教育

大多數的人為了讓孩子有空間可以玩,會犧牲客廳空間、主臥空間,讓它變成孩子的遊戲室。或是,家裡有各式圍欄、巧拼、遊戲墊等五顏六色、看似很方便的東西。可是,當你不再需要時,這些過度時期的東西都會是最占空間、最難收納的物品。

我遇過好多媽媽抱怨「生了孩子之後家裡什麼都變了;怕孩子亂動,化妝台不能使用了;要騰出空間客廳不能放茶几了;床邊永遠堆滿孩子的玩具……」親愛的,這是因為妳選擇了犧牲空間,但其實你可以選擇不犧牲!

很多看過我家的人會很驚訝,「怎麼一點都不像有幼兒的家?」而且我家看起來好像沒有幼兒的東西。我必須承認,我家沒有任何幼兒的防撞措施!連唯一的圍欄都是拿來圍在房間外,擋貓貓狗狗不要進入房間的。我認為,與其刻意把家包裝成安全的狀態,時時刻刻提心吊膽,不如直接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危險。
我們可以從小就讓孩子了解家裡的原始樣貌,家並不會因為孩子的出生,就改變什麼。客廳就是原本的客廳,房間就是房間。至於後來增加的孩子的東西,就規劃出一個小小的收納區,教孩子把自己的少少的玩具和書收好。

我們家是木地板,孩子會爬的時候,也沒有用巧拼,就直接讓他在地上爬、讓他的小手小腳感受到地板的觸感和硬度。我家也沒有桌腳防撞,因為孩子會拔掉,那就乾脆讓桌子呈現本來的樣子。若孩子不小心撞一次兩次,哭了我們就提醒他「這個危險」,孩子下次經過時就會特別小心注意。我家也沒有遊戲墊,因為墊子難清難收納,所以我只在床邊放一個瑜伽墊,孩子滾下來不用怕,我平常做瑜伽也能繼續延用。

我曾經問過保母:「小朋友越不能動的東西越愛亂動怎麼辦?」保母教我的方法就是:「教孩子正確使用!危險的東西就告訴他為什麼危險。」
我本來很害怕孩子亂動家裡的玻璃製品,還有我床頭的精油蠟燭,但是我教他,「這是玻璃要輕輕的放回去」,讓他拿、讓他學習「這個材質很容易打破,所以要小心、要輕輕的」。久了,孩子看到這樣的材質自然會提高注意。所以家中的紅酒光明正大的放在紅酒櫃上,孩子經過知道那是玻璃,要輕輕的,也不會去玩。至於蠟燭的部分,我則是拿打火機點燃蠟燭,把孩子的小手放在火焰上方,當熱氣燻到他的小手時,他嚇得把手縮回來喊「燙燙!」所以馬上知道打火機和蠟燭很燙,不要摸。

還有,小朋友最愛亂拿剪刀,我也告訴他這個危險,然後拿剪刀的前端輕輕刺他的小手小腳。因為會痛他馬上知道,這個危險「不要!」我們家的抽屜也沒有防護扣,東西都收在裡面,即使裡面有剪刀,孩子也不會拿。

我本來也很害怕孩子去玩貓砂,後來想想再怎麼阻止也沒用,乾脆直接教他怎麼清理貓砂,清完再帶他去洗手。突然覺得,比起無止盡躲躲藏藏和瘋狂嚇阻,不如就讓他直接接觸,順便學習怎麼保護自己。

這也證實了一件事,人都是好奇的,就像寓言故事裡的神秘房間;所有的房間都可以開,唯獨最後一間不能開;越是不能開,越讓人想一探究竟。小朋友處於探索階段,若過度保護和隱藏,就會讓孩子更好奇、更想嘗試。一旦家長疏忽、沒有注意,就更容易引發大危險。

所以,就讓孩子看看家的原貌吧!讓他知道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不可以的告訴他「為什麼」。一旦所有的東西都能讓孩子自由拿取,他反而不會隨便亂動了。

當然,給孩子安全的空間、安全的設施是很棒。只是,若你選擇了犧牲,就不應該抱怨。最好的方法應該是找尋理想的平衡點,以下是我提供的另一個思考方式。

這是我們共同的家,我和先生是最先住進來的,再來是貓貓狗狗們,至於孩子是後來出生的。依據一起生活的原則,不是我們要犧牲配合孩子,而是孩子要學會要融入我們的原生生活,習慣家的原貌,習慣貓貓狗狗們,習慣我們的一切。

我希望能有好的居住品質,我們夫妻保有自己的空間,孩子也能不受限的一起生活。孩子,家長不該過度保護,因為我們希望他能在跌跌撞撞中學會自己保護自己。

 

🔎 新書搶先看
【新書|從家開始的美好人生整理】別以珍惜為藉口,留下卻無法善用
【新書|從家開始的美好人生整理】長輩喜歡囤積,該怎麼辦?

 

收納幸福  

🔖 本文出自:
《從家開始的美好人生整理:
    
台灣收納教主的奇蹟空間整頓術,
    真正克服囤積,
    找回更好自己的日常幸福實踐

作者:廖心筠

📚 更多內容:
博 客 來
城邦讀書花園
 


arrow
arrow

    創意市集 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