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立體聲」?
 ̄ ̄ ̄ ̄ ̄ ̄ ̄ ̄ ̄ ̄ ̄ ̄ ̄ ̄ ̄


立體聲這件事,要從「杜比」這間公司說起。大家對杜比的印象,應該包括在電影院看電影時,開頭前會出現的一段商標短片:幾顆金屬球在銀幕上彈來彈去,
觀眾也跟著聽到這些金屬球從電影院的前面跑到後面。除此之外,許多家用音響配備,甚至越來越多的筆記型電腦,也都有杜比的商標在上面。
杜比在我們這個時代,幾乎就是「聲音」的代名詞。放上了杜比的商標,好像就保證了這個產品或這部電影的聲音品質。你知道為什麼嗎?

首先,杜比的全名是Dolby Laboratories Inc.,或就稱為杜比實驗室。它是一間總部位在美國加州的上市公司,在一九六五年由美國人雷.杜比(Ray Dolby)於英國倫敦創立,
一九七六年才搬到加州。杜比對電影聲音界造成了彗星撞地球般的一連串衝擊,而它帶來的第一次衝擊有兩顆彗星,分別是「杜比降噪」與「杜比立體聲」。
衝擊所帶來的改變很簡單:他讓電影聲音從單聲道進化成了立體聲。

在一九六○與七○年代,放映用的電影膠卷拷貝主要有兩種聲音紀錄方式:類比磁性音軌類比光學音軌
類比磁性音軌是在膠卷的其中一邊附上一條磁帶,聲音品質非常好,但在印製過程中比光學音軌要多上一些手續,成本也隨之提高。
類比光學音軌則是直接把音波圖像化後印到膠卷上:成本低廉,但容易因膠卷的磨損而劣化,而且聲音品質相較類比磁性音軌差得多。
事實上,就是因為品質太差,類比光學音軌才一直無法讓立體聲變成主流。單聲道的聲音都只是勉強可接受了,更何況是分出一半的軌寬給另一個聲道?

這時,杜比實驗室推出了第一個產品:杜比降噪(Dolby NR)。其實杜比降噪一開始針對的並不是電影聲音,而是錄音帶,
然而在它取得流行音樂市場巨大的成功後,很快地,製作電影聲音的工作室也使用上了杜比降噪,因為杜比降噪剛好解決了類比光學音軌品質差的老問題。
比如一九七一年,美國大導庫柏力克的《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就全程用杜比降噪來製作聲音。


但是,《發條橘子》發行時並沒有使用杜比降噪,也還是單聲道。因為聲音製作時是用磁帶為媒介,要套用杜比降噪系統是很容易的;
但到了製作放映用的膠片拷貝時,還得使用一種叫做學院曲線
¹(Academy Curve)的標準去壓成類比光學音軌。
這是從一九三八年就延續到當時的舊時代做法,而且跟杜比降噪是不相容的。

杜比並不因此而停止發展杜比降噪,反而看準機會,說服電影業的各個部門,讓大家捨棄學院曲線,改採他的杜比降噪。
這並不是個簡單的工作,需要製片方與戲院方一起改採用杜比降噪的系統。當時杜比確實讓一些影片採用杜比降噪來製作與發行,
但對戲院方來說,要使用杜比降噪就等於要購買新設備。在沒有明顯利益的情況下,戲院方改採杜比系統的比率並不高。

然而此時發生了一件事,讓包括戲院方在內的所有電影業者,全部都開始擁抱杜比系統。這件事,就是杜比立體聲(Dolby Stereo)的誕生。

  ─────────────

在電影放映上,只有左右聲道是不夠的,還需要有一個中央聲道來放對白,否則對白容易變得含混不清。
電影膠片的壟斷者柯達公司發現了這個問題,最後決定與杜比實驗室一起開發出一種新技術,能用兩個音軌去儲存四個聲道的資訊:除了左、中、右聲道之外,還多加了一個重低音聲道。
這項技術,就被杜比稱為「立體聲」。在類比光學音軌套用了杜比降噪技術後,即使把它做成立體聲,聲音品質也也不會太糟。
既然可以將聲音做得更好,業者當然紛紛採用,否則落於人後所帶來的票房損失可能會很巨大。

杜比立體聲和作為其基礎的杜比降噪這兩項技術認證馬上變成了業界標準,在這之前,雖然已經有別的電影立體聲技術,
像是一九四○年迪士尼的《幻想曲》(Fantasia)用第二台放映機去放一條只有音軌的膠卷,這時已經是四聲道的類比光學音軌;
一九五○年代Todd-AO公司發展出六聲道磁性音軌;一九五二年Cinerama格式有七聲道磁性音軌;
一九五三年福斯公司推出的CinemaScope系統是四聲道磁性音軌立體聲等等,但都因為成本太高或容易劣化等問題而沒有辦法普及,
業界主流還是一樣,一直是單聲道的類比光學音軌稱霸。直到杜比立體聲的出現,電影聲音才正式進入了複數聲道的時代。
從四個聲道、六個聲道、八個聲道、十個聲道,一直到現在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的六十四聲道;
從類比光學音軌到數位光學音軌、數位電影拷貝(DCP)的音軌檔案,電影聲音一直在進化中。

  ─────────────

在歷史上來看,杜比的貢獻是無庸置疑的。但從技術面來看,杜比真的有那麼神嗎?其實杜比降噪、杜比立體聲並不真的是全新的技術,
杜比實驗室所做的主要是將既有的降噪相關技術打包起來,變成一個完整的套裝。把技術「套裝化」之後,再配上一個好聽的名字,它就變成了一個商品。
一個配套完整的商品比那些難懂的技術詞彙要容易推廣得多;電影公司也不用再花心力去自己研究要怎麼把聲音做成立體聲,只要購買杜比的解決方案就可以了。
可以說,杜比真正的革命並不是技術上的,而是商業上的。它把電影聲音的相關技術提升到商品的層次,並成功推廣出去。

但對電影公司來說,不管是製片方還是播映方,要享受杜比的方便,也必須付出相對的代價─立體聲的普及也意味著杜比的壟斷。
杜比的掌控是全面性的,當業界一回神的時候,才發現他們如果要做立體聲,除了杜比之外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為什麼?因為戲院的立體聲系統全部都是杜比立體聲,所以製片方也一定要做杜比立體聲才能在戲院放。

做杜比立體聲的代價是高昂的。製片方除了要付給杜比一筆權利金以外,還得先找到杜比認證的聲音工作室。
台灣一直到二○○二年才有第一間杜比認證的聲音工作室─中影杜比錄音室;二○○四年則有第二間,是杜篤之的聲色盒子錄音室。
在這之前,台灣電影想做立體聲,都必須到外國的杜比認證聲音工作室做混音。

想要做立體聲,除了原本的聲音製作費和給杜比的權利金,還有因為拉到國外製作而多出來的旅費、生活費、翻譯費等等。
這些費用對於九○年代前的製片商來說,顯然高過於他們眼中的效益,寧願做單聲道,也不要花這筆錢去做立體聲。
直到一九九二年,杜比推出杜比數位5.1聲道的同年,台灣才由重視電影藝術性的台灣新電影派系率先做出第一部立體聲國片:由杜篤之負責聲音製作的《少年0h,安啦!》。

有杜比認證的聲音工作室直到二○○二年才在台灣出現,除了經濟上的問題外,整個製片環境也是一個因素。
一間混音室要取得杜比認證,並不是付權利金就好了,還必須讓整個混音室空間符合杜比認證的規格,並通過由杜比官方派出的人員的檢查。
而要達到這點,基本上得要搭建出一間幾乎相當於五、六排左右大小的影廳。
一般的小影廳是靠賣票給觀眾來獲得收入的,而幾乎相同成本的杜比認證聲音工作室卻只靠接製片方的案子來達成收支平衡。
所以,除非有足夠的國片製片方願意做杜比認證,否則這樣的杜比認證聲音工作室根本經營不起來。

總之,杜比的案例,確實展現出電影是這樣一個融合藝術、科技與商業的行業。它改造了電影聲音的品質,並讓更多的製片方可以嘗試更多聲音的可能性;
它隻手創造出全球電影的聲音標準,讓所有要做立體聲的電影都必須要使用它的系統;
它賺取所有製片方與戲院方的權利金,讓它的創建人雷.杜比進入富比士的億萬富翁排行榜,過世時的身價達二十四億美元。
電影是多面向的,單從藝術、科技或商業任何一面來看,所見的都不會是電影的全貌。杜比實驗室的故事,正證明了這一點。

────────────────────

1—    學院曲線(Academy Curve)是由美國的影藝學院於一九三八年制訂的規格,目的是為了讓不同戲院間的電影聲音聽起來能夠一致。

 

🔎 新書搶先看
【新書|電影冷知識】原來「O.S.」並不是指內心話?
【新書|電影冷知識】公認的百大影片是誰來選的?

 

電影冷知識  

🔖 本文出自:
《電影冷知識:
跨越銀幕之外,
我們都想探索的電影製造祕密

作者:許立衡、張凱淯

📚 更多內容:
博 客 來
城邦讀書花園
 


arrow
arrow

    創意市集 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