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導演簡歷

出身緬甸的華裔導演,為第一屆金馬電影學院學員,作品多拍攝與緬甸有關的劇情長片,以及多部紀錄片與短片。代表作品有《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冰毒》、《再見瓦城》。曾憑《冰毒》獲台北電影節最佳導演,另憑《再見瓦城》獲第 73 屆歐洲電影聯盟大獎最佳影片。

2011 -《歸來的人》為其首部劇情長片。



/  為何選擇這個故事作為你導演的第一部作品?

其實是一個巧合,大概在二○一○那時候,緬甸民主化,算是一個大轉變期吧!那時候很多在國外的人都想回緬甸,想回去看看,因為對我們來說在國外都是打工,我也是順應了這個態勢,就想回去,不一定是拍電影,可能是開婚紗店、做設計、攝影之類,比較務實的生意門路。當然還有很多因素,那裡的人看你回去就是衣錦還鄉,但我們也沒做什麼,兩者之間其實想法不太一樣的,多少也就促成《歸來的人》這樣的一部片。回過頭來想,你問我為什麼決定把這部當成第一部,很多人也都會說開啟電影生涯的第一部片很重要,但當時真的沒想到這些,那個時候是直覺大過於理性的。



/  在這個故事當中,你想表達什麼?

我們在緬甸,大多數的年輕人都很嚮往緬甸之外的發展,然而回到那裡,大家就會問你,以為你是存了一筆錢,要回來投資啊,或是做一些事情,但我們也不是真的有存了一筆錢或什麼的,大概是這樣有點拉扯的感受。



/  這部片的資金來自哪裡?

原本我也有找發行公司,不過沒有得到錢,因為我也沒有什麼經歷,劇本也不是說有很清楚的東西。後來是一個在緬甸的,電影公司的製片,也是網路上認識的,百分之八十的資金從這邊來,另外百分之二十就是我自己的錢。其實不到一萬美金啦,只是說一個大略的數字是那樣,大概就是三張來回機票差不多吧!



/  自己編劇的還是找專人編劇?

是我自己寫的,大概寫了十幾頁,三十幾場戲。一開始就一個年輕人在工地打工,死掉了,同鄉就要把他的骨灰帶回去,但沒錢嘛,回去的人把那個死掉的人得到的一筆喪葬費用拿去買翡翠,結果被騙了,中間也遭遇了一些事情,回家之後面臨弟弟要出國,但他內心是遲疑的,大概是這樣的故事。原本也有就演員規劃了一些特定的、他可以演的東西,但開拍前這演員就不見了,更改了一些,而且在緬甸也有很多變化,變成一種可拍就拍、不可拍就不拍,像是打遊擊的方式。



/  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第一個是怎麼拍吧,電影的拍法、那些創意的東西。再來,我覺得最主要是心理層面的,開拍之前需要逼自己去面對的關卡。我還記得開拍第一天,我們在台北新店的一個工地,找了一些家鄉的人,要拍工地的景。他們也以為拍電影啊,就是會有很多人啊、劇組、燈光架設什麼的,但我都沒有,只有三個人,大家好像也不知道在幹嘛,你怎麼有信心?你是很自卑、沒自信的。


這麼一想,最大的困難就是可能想太多,你要怎麼樣去克服想太多,回歸到對電影最原始、純粹的慾念,就算是度過困難了。



/  對你來說,幫助最大的人是誰?

你說幫助,我想到的是間接的、啟發的那種,像是侯孝賢就對我幫助很大。我在金馬電影學院,我是那一屆主要的導演,侯導帶我,也聽我講一些東西,他就會說:「你只要不停地拍,你一定可以拍好。」李安也是,他是那時候學院的老師嘛!他說:「直覺一點,不要想太多。」其實是很潛在的幫助,我想這種前輩的指導,可能是語氣上的鼓勵,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推動吧!


另外就是家人了,因為回鄉去拍,我們人力很少,在那邊就是由我媽媽照顧起居,煮早餐啊什麼的,有時候也幫我們去說服鄰居。別人聽起來可能很簡單,但不容易的。畢竟就像剛剛講過的,緬甸的人可能就覺得我們應該是賺了一些錢回來,但我們每天在那邊也是穿得很邋遢。對於家人來說,他們完全不知道我在做什麼,但這些與拍片無關的事情,就是對我們的幫助。



/  作品的命運如何?

這個片子入圍了釜山影展新潮流獎,不過我們沒有很在意,參加影展很像是去世貿展覽那種感覺吧!其實我之前就有短片入圍過釜山影展,去兩天一夜,拿了個獎,完全不知道在幹嘛。一開始真的不會感到驚喜或是驚奇,就像劉姥姥逛大觀園,是後來才覺得很厲害。因為版權賣的非常好,我說的好指的不只是價錢,像是有的是被博物館買去收藏,還有賣到瑞士,在當地像是台北光點那樣的電影院,做兩個星期的放映,電影院跟我們拆帳平分這樣;也有很多國外的人、製片公司來詢問計畫。我們不只收回那一萬美金,在這個過程當中,是感受到拍電影不只是藝術的表達,更重要的是我可以維持生活,讓團隊繼續下去,拍下一部電影。


尤其受到了買家的鼓勵,是為我帶來自信的,那種自信不只是影評人或是觀眾的誇獎,說你拍得很好。這部片我二○一一年十月參展,那一年底我就趕快開始拍下一部,也就是後來的《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得到實質的鼓勵,讓我能夠拍出後面這三部電影。說命運的話,就是很好吧!如果沒有得到買家欣賞、買片、看這樣的電影,可能就沒辦法繼續拍下去了。



/  別的導演的第一部作品,你最喜歡哪一部?

《性、謊言、錄影帶》(Sex, Lies, and Videotape),還有昆汀(Quentin Jerome Tarantino)的《霸道橫行》(Reservoir Dogs)我也很喜歡,其實不太記得其他導演的第一部片,華語導演的話,蔡明亮的《青少年哪吒》讓我真正懂藝術片。不過我第一個想到的真的是《性、謊言、錄影帶》,印象深刻,導演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展現多麼不凡的才華。



/  對第一次拍片的青年導演,你有什麼樣的建議?

第一個是拍自己熟悉或是非常有感觸的題材,不管是商業或是非商業的片子,你一定要很熟稔,或是自己的東西。再來,電影是一種科學,通常大家是說電影是一種藝術啦,但我特別要強調術,術就是你的攝影、構圖、剪接。不是說你是導演就不必懂這些,也不是說懂理論就好,你要能去執行、能做,那是工業的、是科學的東西。


最後就是別想太多,拍第一部片就是沒有人認識你,你沒經歷,沒有包袱,沒有面子問題,沒有失敗的問題,就要勇敢去拍。有些人會說第一部片如果失敗,之後就沒有機會了,所以要非常謹慎、顧慮很多條件,求拍出一個成功的作品。我不認為一開始就要這樣,失敗就失敗,你應該要拍自己的東西。

 

 

新書搶先看
【新書|導演的起點】「在國片復甦前夕談青春」訪林書宇《九降風》
【新書|導演的起點】黑幫港片是怎麼練成的?窺探大導杜琪峯的第一部作品


 

2AB619-150.jpg

本文出自:
《導演的起點:
100 位華語電影導演,
第一部作品誕生的故事》


作者:程青松

想了解更多? 立即前往 >>>
城邦讀書花園
博客來網路書店
金石堂網路書店
讀冊生活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創意市集 出版 的頭像
    創意市集 出版

    創意市集 出版

    創意市集 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