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被誤用的編劇術語
 ̄ ̄ ̄ ̄ ̄ ̄ ̄ ̄ ̄ ̄ ̄ ̄ ̄ ̄ ̄ ̄ ̄ ̄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把內心想講卻沒有講出來的話稱之為「內心的 OS」,或者直接簡稱作「OS」。
像是你很討厭一個人,但又不想跟他撕破臉,對他擠出不情願的微笑時,你的內心可能正在狂罵他髒話。
這些髒話,就可以說是你內心的OS。但你知道,其實「OS」最初指的並不是內心話嗎?
什麼是「O.S.」?
O.S.最初是一個電影製作的術語,英文原文是off-screen,意思是在銀幕之外的。它主要是用來描述有在場的角色在觀眾看不到的地方所說的對白。
假設有一個角色在廁所裡面說話,但畫面上只能看到關起來的廁所門,看不到裡面說話的角色,那我們便可以用O.S.來描述廁所內的人所發出的任何聲音。
或例如台上有人在講話,我們卻只能在畫面中看到台下的觀眾興奮的拍手尖叫,我們也可以用O.S.來強調我們雖然聽得到台上的人說話,卻沒看見他的身影。
在影片中看不到說話的人或發聲的物件,但他卻同在我們所見畫面的場景中,這個對白或聲音,就可以用O.S.來表示,同時也被稱作「畫外音」(off-screen sound)。
然而,如果我們要表達的是角色沒有說出來的內心話,卻不能寫成O.S.。為什麼呢?因為畫外音必須是在場的,它只是沒被看見而已。
由於沒有說出來的話並不是在場的,所以一般所說的「內心OS」反而不能用O.S.來表示。
想要表示內心話時,到底要怎麼辦?借用一般英語而言,可以用「內心獨白」(inner monologue)來表示。然而在電影製作上,還有另一個術語,那就是「V.O.」。
什麼是「V.O.」?
V.O.是voice-over的縮寫,直譯是覆蓋人聲上去的意思。V.O.跟O.S.相同的地方是觀眾都不會在畫面上看到發聲體,但V.O.卻專指那些「說話者不在場」所說出的對白,
例如旁白、電話彼端的應答、廣播電台、電視聲音,以及內心獨白等等。旁白很好理解,因為他自始至終都不會出現在任何一個場景裡面,
或者至少像紀錄片或電視節目常看到的受訪者旁白一樣,他們所在的時空背景跟畫面中的時空並不相同。
不過電話、廣播或電視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一點,因為即便說話者不在現場,但發聲體(話筒、收音機、電視機)卻在場,甚至是直接出現在畫面中。
因此也有些編劇就乾脆把這類的對白標成「電話」或者「廣播」,讓它更好理解一點。
至於內心獨白,雖然說話者本身在場,甚至也在畫面上出現,但獨白的聲音並不是在現場發出來的,就必須標為V.O.。
也就是說,我們常用的「內心OS」,其實是搞錯電影術語了。然而約定俗成,這樣一個有趣的詞,也就成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用法。
───────────
那麼,又是為了什麼要分得這麼細呢?反正銀幕上都一樣看不到,統稱為O.S.,不就不會有混淆的情況了嗎?
不不,對電影的聲音部門來說,O.S.對白跟V.O.對白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因為對白並不只是把聲音錄清楚就好,還要考慮到說話的環境,用以製造出適當的殘響(reverb)與回音(echo),好配合畫面上場景的空間感。
要是搞錯O.S.跟 V.O.,做出來的對白音軌聽起來就會完全不一樣。
而對拍攝團隊而言,O.S.通常是可以隨時變成正常對白的。畢竟在劇本中,O.S.本來就是在場的人所說的話。
假設導演想多給說O.S.的人一個畫面,那這段O.S.馬上就會變成正常對白,對敘事來說通常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但V.O.可就不能隨意變成正常對白了!V.O.經常是劇中角色聽不到的話。要是劇中的角色突然可以聽到旁白,那這部片就會變成《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¹。
若角色更進一步可以聽到其他人的內心話,那這部片大概會是《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 LOTR)這樣的奇幻片,或者《攻殼機動隊》這樣的科幻片了。
所以說,V.O. 跟O.S.在敘事上來說,還是有很明顯的輕重差異的。或許平日聊天時我們還是可以用「內心 OS」這樣的俗語,大家也都聽得懂,不會有什麼問題;
但真的在創作劇本、製作電影的時候,如果能分清楚O.S.與V.O.的話,就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溝通成本。
────────────────────
1— 《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敘述一名國稅局的查稅員某天突然聽到一個像是旁白一樣的聲音,在他要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跟著解釋,有時甚至會預告他的下一步動作。
🔎 新書搶先看
【新書|電影冷知識】什麼是「立體聲」?
【新書|電影冷知識】公認的百大影片是誰來選的?
🔖 本文出自: 作者:許立衡、張凱淯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