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九七○年代後半到八○年代,美國矽谷聚集了許多青年才俊,他們創立企業,為電腦業界帶來革命。
蓋瑞.羅許將當時的興盛樣貌比擬為「就跟文藝復興時期的翡冷翠一樣」,而蓋瑞.羅許正是將約翰.史考利從百事可樂獵人頭到蘋果電腦的人。
羅許讚譽矽谷是「擁有閃耀知性的人們,齊聚一堂,不久之後就會發生某些很棒的事情」的場所,他表示如果米開朗基羅生在現代的話,應該正在致力於半導體或軟體開發才對。
那麼,已經不會發生很棒的事情的公司或產業,又是怎樣的呢?
企業拓展業績所必備的三種資源是:
「人的資源」、「物的資源」、「資金」。
在這當中,一但無法吸引到最為重要的「人的資源」,企業勢必將無法持續下去——杜拉克這麼說。
在美國,鐵路的衰退並非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而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已經開始了。
在那之前,有能力的技術者都會謀求與鐵路相關的職位,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僅是技術者而已,對所有高學歷的年輕人而言,鐵路成為沒有魅力的職場,而這正是衰退的開始。
對企業來說,真正的經營資源就是「人」,此乃杜拉克的主張。
衰退的最初徵兆,就是逐漸吸引不到有能力且有幹勁的人才。
——《杜拉克精選:管理篇》(The Essential Drucker on Managment)
本文出自:《一分鐘讀懂杜拉克》
作者:西村克也
譯者:張傑雄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