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
跑步路線與地點
跑步的路線很重要,除了影響心情、視野,也影響跑步節奏及訓練,所以對於跑步的路線與場地有些選擇,將可以提高你的跑步興趣,跑步路線有幾個重點:
1. 空氣:想必你不想在高度有氧運動過程中,吸入一堆廢氣吧,所以最好不要跑在車多的大馬路上。如果家裡附近是郊區或山區那真是太棒了;都市裡還是有公園、河堤或學校,通常會比大馬路好一點。另外,室內健身房的空氣通常也不會太差。當然最好是沐浴在芬多精的森林中,但只能說是一種奢望。
2. 安全性:最好找一條沒有車輛或車輛較少的路線,讓你跑起來很自在又沒有負擔。學校操場、公園與腳踏車道成了最好的選擇。如果不得已要跑在馬路上的話,最好跑在逆向車道的最外側,這樣比較安全,眼睛可以看到車況。
3. 方便性:當然就是離家近,畢竟還是要上班工作,所以需要選擇離家裡近的學校、公園、腳踏車道、產業道路等等。社區或家裡有跑步機的話,也是個方便的選擇,尤其是下雨天。但個人最不喜歡跑步機,情願到外面跑跑。
4. 變化性:訓練場所必須要有 2 ∼ 3 個,這樣才會有變化性,增加跑步的興趣。最無聊就是家裡的跑步機,再來就是學校操場、公園繞圈圈,所以自行車道與產業道路是最好的選擇。通常跑者都會相互打招呼,不管認識或不認識,增加趣味性,下次有人向你打招呼時,請別太吝嗇喔。
5. 機能性:距離的計算是訓練過程中的必要資訊。只有學校的操場或有些自行車道有標示距離之外,多數地點都是沒有距離的標示,但因為手機 App 與 GPS 運動手錶盛行,很方便可以取得距離與速度的資訊;如果是健身房的跑步機也是有距離的數據可以取得。
6. 訓練性:不同的訓練要選擇不同的地點,如一般計時跑或配速跑最好選擇較直的河濱自行車道;速度練習的間歇跑要選擇學校操場;輕鬆跑可以選擇河堤或公園繞圈;針對心肺練習要選擇上下坡的地方;LSD 則可以選擇一條較遠的河濱或近郊旅遊路線。
筆者常練習的地方
早期:圓山公園(一圈 1 公里)、迪化運動公園(一圈 450 公尺)、重慶國中、基隆河自行車道 。
後來:環北自行車道(社子島,來回 14 公里)、士林到關渡自行車道(來回 22 公里)、劍中劍(劍南路到中社路頂來回 18 公里)、風櫃嘴(故宮到風櫃嘴來回 22 公里)、大稻埕到公館河濱(來回 30 公里)、環台北河堤一圈共 68 公里。
跑者小貼士
想進步就是不要讓自己太舒服;
享受慢跑確實很舒服,但不會進步。
新書搶先看
【新書|一雙慢跑鞋】雨天怎麼跑?雨天跑步防護措施
【新書|一雙慢跑鞋】馬拉松的跑走策略(半馬、全馬該如何分配)
【新書|一雙慢跑鞋】全馬的十六週訓練計畫
本文出自: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