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設計,一看就知道!】的作者特‧克隆尼格,對於該如何創作出好設計的建議之一就是:保留一個私人設計遊樂場!大家來看看以下,他對於設計發想的策略工具與練習方法,讓自己的創意源源不斷.......
「每一個人都需要一個失敗的地方。」這句話一直是我自己的魔咒之一,我以後一定會想辦法把它做成汽車保險桿貼紙。我不是在鼓勵失敗,我說的是有個鼓勵自由玩耍與大膽嘗試,不需要擔心失敗的無壓環境。在寫鄉村樂歌詞的時候,高明與白爛只有一線之隔,技巧在於你要盡可能接近那條線,卻不要越界,你要冒著耍白爛的風險,才能達到高潮境界。偉大的設計據說也是如此,你必須要冒著失敗的風險才會成功。
當我在說,「失敗」,我不是在告訴你要每次都蓄意破壞自己的設計(雖然那也可能是有趣的實驗),我的意思只是要你大膽去嚐試失敗,這也無可避免會有一些真正的失敗,顯然你當然不會想把客戶的案子搞砸,每個人都需要有個地方可以失敗,但不是在這種地方。避免陷入上場失敗困境的方法之ㄧ,就是要讓自己在一種風險不那麼高的環境中,一直保有練習失敗的空間。
網站www.playdamage.org實驗的是低解析度動畫與主觀敘事。每一個人都需要有個空間可以搞失敗,而這正是我的地方。
藍迪.尼爾森(Randy Nelson)是皮克斯大學(Pixar University)的校長,這所動畫工作室的內部訓練課程是以「團體運動」的方式來對待創意,他們讓皮克斯的動畫師以團體的方式去完成素描與腦力激盪練習,藉以克服犯下眾所周知大錯的恐懼。藍迪.尼爾森是這麼說的:「你必須要尊敬失敗,因為失敗是圍繞在成功四周的負面空間。」用這種方式來思考:失敗是「未經琢磨的」--又或者是礦場--成功設計的「鑽石」還藏在裡面。如果你不想在礦場裡冒險,你最後的結果會是還過得去、安全又普通的設計,你絕對不會把它搞得一塌糊塗,不過也永遠不會做得漂漂亮亮。
又或者可以換這個方式來思考:創意就像餐廳裡彈簧式分盤架上其中一疊的盤子。當你拿走最上面的盤子時,下一個就會彈上來,而在這一疊盤子中,有一個是你最好的視覺創意,不過它可能是下面的第二十個盤子,唯一讓它到最上層的方法就是把它上面十九個盤子給「用光」。
阿拉巴馬州索伊爾維爾(Sawyerville)的燕西輪胎小教堂(Yancey Tire Chapel),這是ㄧ個低預算實驗性建築的精典範例,奧本大學(Auburn University)「鄉村工作室」的學生建築師史蒂芬.杜爾登(Steven Durden)、湯瑪斯.崔瑟威(Thomas Tretheway)以及魯瓦德.維特曼(Ruard Veltman),蓋出了這間了不起的教堂,而建材來自附近河邊找來的二手輪胎、回收的樑柱、破銅爛鐵和石頭。
你的遊樂場可能是某個網站,不論你是不是新媒體的專業工作者都可以。如果你從事的是平面工作,就邏輯面來看,把檔案存為高解析度的GIF或是JPEG檔,再把它們貼到網路上,也會比印出海報每週做巡迴展來得容易多了。影像作品因為頻寬限制的問題,上網就會比較麻煩一點,不過如果那是低解析度的短片,還是有可能的。
自從二00二年之後,www.playdamage.org就變成我個人搞失敗的空間。我一開始實驗的是非傳統的DHTML技巧,然而就算幾年之後,我還會在上面一直加東西,因為我還有想要研究的創意內容,但是卻不可能在其他的討論區進行研究。
本文出自:《好設計,一看就知道!》
作者:寇特‧克隆尼格
譯者:吳宗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