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該怎麼做,才能讓消費者願意無償提供這樣的附加價值給企業呢?
在你的周遭,應該有讓你認為:「為了這個人我願意做」的人存在。無論是人或者是企業都一樣,他們教導了我們企業今後應有的樣子。
企業若想讓消費者在社群媒體上產生共鳴,要注意下列五大重點:
A 重新檢視自家公司的價值
為了迎接新時代的到來,企業必須重新評估自有品牌的使命和存在價值(Mission)、未來願景(Vision)、核心價值體系(Core Value)。要引起消費者共鳴,第一步就是對外宣告前述提及的事項,然後讓自有品牌的獨特性更加明確。
雖然有的企業可以像蘋果電腦(Apple)一樣,製造出其他公司望塵莫及的產品,進而讓顧客對它產生無可取代的信賴感,但是,我建議,一般企業應該重新評估其與顧客或社會之間的關係,藉此搭上社群媒體這股風潮。
B 確立要對顧客有貢獻的態度
在重新評估自家公司價值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維護顧客利益(advocacy)的概念,這是一種「即使一時之間可能違反公司利益,也必須試著取得顧客的長期信賴」的思考方式。
五星級飯店系統麗池卡登酒店(Ritz-Carlton)、諾斯壯百貨(Nordstrom)等等,都是以顧客服務做得完美而聞名,但因為人事成本很高,這種經營概念唯有高附加價值的企業才能具體落實。不過,社群媒體出現之後,消費者的口碑力量變得特別大,於是,一般企業也將維護顧客利益納入顧客服務的一環。例如Zappos和Groupon等等,都是典型的成功案例。顧客的感動會立刻擴散出去,傳給身邊的朋友。
在現在這個時代,藉由徹底落實維護顧客利益的態度,才能塑造出最棒的品牌形象。因為我們想回報替我們服務的企業。
C 堅定奉獻社會的態度
社群媒體讓世界各地的人們能夠相互聯繫,人們身為社群一份子的連帶意識開始萌芽。像是,如果企業的態度是想對世界所面臨的問題,例如環境危機、貧窮等等作出貢獻,對企業的形象絕對有正面的加分作用。
科特勒提倡的行銷3.0,目的在於「讓世界變成更好的地方」,企業對社會的貢獻,應該比銷售量、利潤等更加優先。同樣的,讓日本有更好的未來、促進地方發展、重視自己的家人等等,不問規模大小,用心為社會作出貢獻是最重要的。
D 成為受到信賴的企業
要成為深受消費者信賴的企業,有必要確立自有品牌的特色,而且必須言行一致。如果顧客優先主義只是口頭說說,遲早會造成反效果。另外,就跟人際關係一樣,越是長年累積的事物就越強韌。
例如Zappos,每個員工都徹底實踐公司的核心價值,此外,所有員工都會誠懇地與顧客對話,由員工來塑造人性化的品牌形象。Zappos可說是深受顧客信賴的企業典範。
E 與消費者進行對話、交流
企業必須透過社群媒體與消費者直接對話。因為害怕知道消費者真實的心聲而關在自己的世界裡是行不通的,在匿名性低的社群媒體上,許多消費者都會抱持善意與企業接觸。傾聽消費者的心聲,並用誠實而坦率的態度與消費者對話,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
人類的特性就是,頻繁的交流就容易產生親近感,不論是個人或企業,這一點其實都是相同的。我們可以將社群媒體比喻成擴音器。以往的口碑行銷,即使有好商品或服務出現,一般人在一天內頂多傳達給兩三個人知道。社群媒體出現之後,已大幅改寫這種情況,即使是普通人,也能輕易把資訊傳達給成千上萬的人知道。能引起消費者共鳴的企業,在社群媒體上會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以結果來說,社群媒體讓傳播效率大幅提升。
測定顧客忠誠度指標的「NPS(Net Promoter Score)」最近受到注目。所謂的NPS,是向顧客提出「您會將這家公司的商品或服務推薦給別人嗎?」的簡單問題,然後再進行評分調查。美國有許多企業採用NPS,並將此問題視為最問卷中最重要的問題。另外,Zappos在NPS方面如何獲得最好的成績(電話調查為90%滿意,郵寄問卷調查為83%滿意),是值得參考的,即便是那些被稱為「業界領導者」的企業,滿意程度也不到80%,可見Zappos多麼受顧客喜愛。
本文出自:《社群引力:成功企業的新集客策略》
作者:齊藤徹
譯者:張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