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商品的訂價以及銷售策略規劃,始終都是一場買賣雙方的心理拉鋸戰,老一輩的中低價服飾銷售業者,通常會將成本翻兩倍到三倍來賣;專櫃品牌等高價服飾的訂價可能是成本翻六倍到七倍,甚至更高。不能說這樣的訂價方式有錯,但對於價格競爭激烈、容易撞款、行銷包裝費用日益高漲的網購市場而言,都需要更小心謹慎地規劃訂價模式及銷售策略。

 

 

成本與訂價間的關係

傳統服飾訂價所說的「翻N倍」,這是來自各家服飾業者銷售商品所累積的公式,大膽地只考量成本而不計算花費,主要原因來自於傳統服飾店面最大的開銷來自進貨成本,其餘的店面租金、人事費用、行銷廣告的費用都不算什麼。然而網路銷售雖少了高昂的實體店面租金,但是加諸在每件商品上的行銷包裝、廣告宣傳費用卻相對提高,如果創業周轉資金不夠雄,就得更加小心現金流狀態。在這種營運狀況下,該如何規劃商品訂價與成本之間的關係呢?

舉例而言,若以3-2節採購決策中所示範的,每月進貨金額15萬的春夏商品款式規劃進貨來規劃訂價。

1

 

從上表可以看到,25款商品搭配顏色組數,總共要拍攝的商品共計75組(件),以一般網拍攝影師、Model的拍攝效率來看,大約需要一天8小時的拍攝時間,費用估計如下:

a. 攝影師(8小時):14,000元

b. Model(8小時):10,000元

c. 造型師(單妝):3,000元

拍攝75組商品總計需花費27,000元,若將這些費用平均分攤在整批商品(750件)上:27,000÷750=36,平均每一件商品要分擔36元的成本

 

除了拍照成本外,從五分埔進貨,就算是請貨運行送貨,運費金額也不會太大,這倒是可以忽略。但若商品是從大陸進口,「進貨運費」依據「空運」或「海運」方式的不同,運費也會有所不同,空運運費是以重量計算,海運則採體積計算,而且每家貨運行的運費也不同。計算進貨的運費成本時,需要花點心思,建議可以買個磅秤,不但方便了解各商品的重量,進而預先計算進貨運費,也可用於出貨時估計運費,下表的進貨運費僅供參考平均值。

2

* 成本小計 = (成本+拍照成本+進貨運費)× 總件數
訂價 = 成本 × 2+拍照成本+進貨運費
回本銷售比 = 成本小計 ÷(訂價 × 總件數)

 

這張表有兩個最重要的數字:訂價回本銷售比。此表依照一般中低價服飾銷售最常使用的計算方式,將純商品的成本乘以二之後,加上拍照成本跟進貨運費後,訂出訂價;而回本銷售比則是顯示出,以此訂價銷售商品,在不打折的狀況下,必須銷售幾成才能回本。

表可以看到,以成本乘以二的訂價模式,必須銷售超過56∼59%才能夠回本,意即進貨750件衣服,最少必須賣掉443件以上才能回本。

 

不過若僅以這個數字來看,只需要用正價賣掉六成的商品就可以回本,「好像」不是那麼困難,但若還要考慮「人事管銷」呢?要達到每月收支打平的目標數字,進一步讓你的事業更快達到「損益平衡」,訂價時最好將預估總收入加入「人事管銷」進行試算。舉例來說,若公司規模如本書1-4節所提及開店預估資金的例子:

i.房租:15,000元
ii.人事費用(含老闆2人,每人35,000):70,000元
iii.水電:4,000元
iv.電話費:2,000元
v.網路費:1,000元
vi.網路刊登廣告費:5,000元
vii.其他雜支:3,000元
人事管銷成本總計:100,000元

以每月固定人事管銷100,000元來計算,需要將《訂價試算表範例一》的幾個欄位延伸統計,取得如下表的數據:

3

* 收入小計 = 訂價 × 總件數

 

上表藍底的欄位數據,是與商品銷售有直接關係的商品總成本;紅底的欄位數據,則是顯示所有商品皆以「正價銷售」之後的總收入,將此數據代入以下公式:
損益平衡總銷售比 ﹦(商品總成本 + 人事管銷成本)÷ 總收入

以此表的數據來計算,可得損益平衡總銷售比必須要超過85.5%,才能夠達到每月收支平衡的目標。若這個目標對你而言有點困難,也許就該重新調整整個訂價結構,或是想辦法降低成本了。

 

退換貨運費心理學

前面已經將訂價與成本之間的關係解釋得很清楚了,但若你是個經常在拍賣網站購買許多產品的網拍重度使用者,或者你是個已有三、四年網路購物經驗的資深使用者,可能已經注意到─為何整個訂價模式沒有提到「寄送運費」?
透過網路銷售商品,一定會遇到寄送商品給客戶以及後續退換貨的運費問題,究竟費用該由賣方或是買方負擔呢?

 

C to C 拍賣網站,買方付運費

在拍賣網站的賣家,由於商品訂價偏低,往往採取「運費外加」的模式,意即網路上看到的商品售價,都不包含運費,買家匯款時,需要另外付運費。退換貨時,若非商品本身有瑕疵,否則來回的運費也都是由買家自行負擔。服務較完整、較大方的賣家,也許會制定「滿額」免運費的規則,但面對非瑕疵的退換貨,多半仍是採買家付運費的對策。

 

B to C 網路商城/購物網站,賣方吸收運費

五、六年前,B to C的網路商城及大型購物網站剛起步時,還有部分的店家採取滿額才免運費,以及退換貨買家自行付運費的模式。隨著網路購物的迅速普及,各家服務激烈競爭的結果,現在幾乎所有的B to C網站都提供「免運費」以及「七天免費鑑賞期」的服務,訂價內含運費價格。客戶收到貨之後,不論任何原因皆可隨意退換貨,不用多付一毛錢,就會有宅配貨運人員到府收貨。

兩個不同平台的運費政策大不同,也影響了消費者購買商品時的心態及意願。在買方付運費的狀況下,賣方的寄送運費成本壓力小,也無須於訂價中加入寄送給客人的運費成本;又因為退換貨的運費必須由買方負擔,退換貨比率可能較低,但是客人下單購買的衝動也就相對降低了。而B to C的網站,下單方便又免運費不用湊滿額,就算買了不喜歡還可以免費退換,客人下單購買就會比較阿莎力;但是對賣家而言,勢必要將商品寄送及退換貨運費一併考量進訂價結構中,增加成本,也可能因為退換貨容易,而造成退換率提高。在訂價,都必須考慮到買賣雙方的心理因素。

 

訂價策略

這個「策略」與成本無直接關係,而是跟「品牌定位」、「市場價值」、「消費者期待」等無形的商品價值有關。將這些無形的商品價值考量到訂價決策因素當中,並非指「為無形的價值標價,然後加進成本計算公式當中」,而是指「全面性地考量訂價與消費者『感官』之間的關係」。
「價格便宜就賣得多?價格貴就賣得少?」這是許多新手常會陷入的迷思,但是我們來看看近年網購市場持續火紅的「韓貨」、「日貨」,隨便動輒上千的單品,多的是搶破頭預購
的買家;而另一邊滿坑滿谷一元起標的出清單品,最後依舊落得幾十元結標出售的悲慘命運。當然,品質好的韓貨、日貨成本應該也都不低,但說到底,不管是「韓貨」還是「日貨」,甚至「歐貨」、「美貨」,通通都是「MADE IN CHINA」。這些價格不斐的「X貨」賣的是「三品」:品質、品牌、品味,而對這些無形價值買單的客戶,不諱言地,難免多少也會以「金錢」來衡量這「三品」的高低。別以為不可能,想像一下,若你看到一個賣1,000元的LV包,會相信它是真品嗎?訂價時考量一下你的主要客群,衡量他們通常會「認為」該花多少錢買到符合心中「三品」期待的商品吧!

 

銷售週期策略規劃

所有商品都有銷售週期,簡單來說包括「正價期」、「折扣期」、「出清期」。

4-不一定用

 

在此所說的「賠本」,指的是與商品有直接關係的成本,為了確保現金流順暢,考量庫存風險降低庫存比,每季銷售都需要訂出銷售週期,評估商品上架多久之內是「正價期」,「折扣期」開始降價後最低打到幾折,訂價必須預留不致虧損的折扣空間,當商品進入最後的「出清期」,通常都是連一般折扣都賣不出去的商品,才會以換現金的方式認賠拋售。但若訂價及銷售週期抓得夠精準,應該在「出清期」之前就已經回本,拋售換現金的商品在整體業績來看還是「賺錢」,這樣才是正確的訂價策略。


本文出自:《人氣衣著館:網拍開店完全攻略

2AB514X  

作者:PKGIRL

出版社:創意市集logo2.jpg    


arrow
arrow

    創意市集 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