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大內宿,重回江戶時代村落

001-1.jpg
這天沙米從關東的鬼怒川溫泉出發,正式進入東北。搭乘東武日光線,先到湯野上溫泉站,再搭公車到大內宿。

沙米對這種保留得很好的村落情有獨鍾,感覺好像搭了時光機一樣,回到那個古老的年代,看著屋子說故事。

這天的天氣相當好,天空是澄明的,白雲的份量剛好,只是比預期的冷一點。早上8點多,車站周圍依然很寂靜,車站對面的足湯還在準備中,即使還有15分鐘才上車,想要泡個足湯也不可能了。

 

 

★抓緊火車上的美好風光
車站附近已有一些長得火紅的楓葉,在藍天和白雲映襯下,這種比例最令人舒服。大自然是個很出色的畫家,他是個配色達人,顏色的比例都調配的很準確。沙米就在車站前,從不同角度記下楓葉,用快門拍下這一刻的時光。有人說,最好的相機是自己的眼睛,除了用眼睛,還準備了筆和相機,作為喚醒記憶的好幫手。

火車來了,是往會津田島方向的列車,這班是快速班次,大約1小時15分鐘就會抵達湯野上溫泉站,沿路的風景很不錯,座位記得要選左手邊,因為是最好的位置。沙米提著大行李廂,本來有點不好意思,因為坐進去就會佔了整個空間,幸好人不多,一個車廂大概只有10個人左右,算是沒有妨礙到別人。

沙米把行李放好以後,就在車廂中遊走欣賞,因為這種昭和時代的舊車廂令我著迷不已!如果在大阪、東京等這些城市遊玩,很難有機會遇到這種列車。列車的控制室很有古早味道,日本是個科技很發達的國家,但他們不浪費,認為東西夠用就沒有必要特別換新的。我想對於這種行駛在郊區的列車,也用不上太先進的設備吧!

還有紅色絲絨的座位,很有高貴的感覺,令人感到安心和體貼。記得有一次從北海道的大沼公園搭火車回函館,那是台只有一個車廂的列車,車上連空調都沒有,沙米就是獨愛這種感覺,打開車窗,涼風吹來,聽到火車轟隆轟隆的聲音,才有種去旅行的氣氛。

002-1.jpg

 

★欣賞車窗外的火紅楓葉
沙米出發前問朋友想要什麼伴手禮,她說:「就送我兩片楓葉!」另外一位朋友也嚷嚷著想要。看似很簡單的伴手禮,沙米以為隨地都可以撿到,其實不然,要選一片很紅,顏色又均勻的楓葉還不太容易。這些楓葉都記載著這次旅行的回憶,每一片都是自己低著頭默默挑選出來的。

除了要專心的尋找完美紅葉給友人,還不能錯過車窗外的風景。沿途的風光真是美得無法用文字形容,清澈的湖水映照著已換上秋天橙色衣服的山頭,還有比例剛好的藍天與白雲,湖水寂靜像一面鏡子。再走一段,就看到了翡翠綠色的河流,水流有點急,沙米在車廂早已拿起了相機準備拍照,但景色實在太美了,拍了兩張就忍不住放下相機,目不轉睛的享受這些風光!

列車在某個站停了下來,忘記是哪個站,只見到一片金黃色的森林,看來列車應該會停下來幾分鐘,所以就馬上跑到列車門口,咔嚓咔嚓的不斷按快門,自己就像個從大城市來的「鄉下人」,對大自然太好奇了,初次看見這種漂亮的風景真是令人難以忘懷!

這個車站跟平常看到的很不一樣!這陣子的天氣只有幾度,火車站內有個火爐,也嗅得到燒木頭所發出的味道。天氣很冷,沙米馬上就去火爐取暖,剛踏上地板,發現原來是木頭地板,腳下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頓時馬上放輕腳步。這裡還有提供熱茶,如果不打算在這裡留宿,可把行李寄存在這裡,一個200日圓。

終於到了終點,走出車站,回頭一看,湯野上溫泉站非常有特色,它是日本現存唯一的茅草屋頂車站,像白川鄉的合掌屋一樣,這裡就是那種造型。這種屋頂的作用是防止有太多雪堆積而導致塌陷,特別的設計,讓這一站成了「東北の百選選定」之一。

沙米在網路上看到很多人都會搭計程車前往大內宿,大概要1900多日圓。

在「大內宿入口」或者是「大內宿食の館前」下車也可以,看你想走多少路,差別不是很大。回程的時候,以「大內宿入口」的班次最多,沙米建議搭12:53的班次,下一班是14:43,所以你只要趕上9:30前往大內宿就行了,10:30的班次勉強可以,車程大概是20分鐘,這樣就有時間往下一個地方遊玩,最晚的回程班次是16:01。「大內宿食の館前」回程有兩個班次,分別是12:54和16:00。班次時間會隨季節而改變,上面謹供參考。

001-2.jpg

003-1.jpg

004-1.jpg  

參觀資訊:大內宿交通004-2.jpg  
往大內宿的公車,只在4月~11月這時間運行,是臨時運行的小公車「猿游號」,每天只有5~6個班次:9:30/10:30/11:00/12:00/13:50。
猿游號參考網址:http://london-taxi.jp/t_saruyugo/
下鄉町觀光協會:http://shimogo.jp/

 

★古代的飯店:大內宿
「安觀迫堂展望台」是最重要的拍照地點,所以沙米下車後馬上走到這裡,並且拾級而上,在這裡拍下很像武俠電影中的村落景色。從展望台俯瞰大內宿,遊人就像一個一個模型人偶的模樣,變得好渺小。值得注意的是,這裡不建議冬天前來,雖然拍下白雪的風景很漂亮,但走上展望台比較危險,所以公車在冬天都會停駛。

大內宿位於日本福島的南方,叫作「宿」而不是「村」,因為這裡是江戶時代的宿場町,聚集了很多旅館。從前來往東京的商人、官員和旅人都是以這裡為中心點,會留宿此地。大概到了明治17年(1884年),因為高速公路的開通,交通方便了許多,來往東京的人不用在大內宿留宿過夜,所以這裡漸漸被遺忘。

大內宿兩旁建有茅草屋的大道,是當時最繁華的地區,也是昔日連接會津若松跟關東日光的重要樞紐,這條大道就是當時的重鎮要點。

跟白川鄉相比,大內宿的鄉土氣息更濃,因為這裡比較少外國人來,而白川鄉因為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多了很多觀光客充斥著商業味道,少了一份簡樸的氣息。雖然這裡沒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但也是日本的「重要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區」。

 ▲左圖為古時的馬桶 右圖為古時的浴室

 

★大內宿限定山形手打蕎麥麵
來到大內宿,就一定要試試蕎麥麵,因為是這裡必吃美食!

吃蕎麥麵並不是日本人的專利,中國也有吃蕎麥麵的習慣,但據說蕎麥是日本人自己發現的,雖然也有一說是在唐朝從中國傳入,但日本的考證是從繩文時代已經開始食用蕎麥,只是到了江戶時代才用蕎麥做麵條。

蕎麥麵的出現,是因為當地的土壤並不適合種小麥,而且天氣太寒冷的關係,無法種出小麥,所以,便改了種植比較粗生又適合在高寒氣候的蕎麥。因此,日本東北地區的蕎麥也非常有名氣。

這裡有家店叫山形屋,是福島觀光局的服務人員推薦給沙米,他們說最好吃的蕎麥就在這裡。

取名為山形屋的原因,是因為這家店是從山形搬過來的。

很多人會因為天氣冷就選擇要熱的蕎麥,其實冷的或者是蒸的蕎麥最好吃!要搓蕎麥是很不容易的,因為蕎麥本身不像小麥有黏性。

蕎麥有分「十割」和「八割」,這裡用的是「八割」,意思就是有八成是蕎麥,另外兩成是麵粉。沙米最愛「十割」,因為一吃就可以吃出蕎麥的清香。

搓麵糰是個年紀很輕的帥哥,沙米問他為什麼不外出打工,他說他很喜歡做蕎麥麵,學成後索性就留在這裡工作。

他的手法很柔軟,低著頭很有節奏的在搓,看似很輕鬆,但那麵糰的木棒其實很重。旁邊的阿姨負責切麵條,她可以邊切邊跟人家聊天,每條的粗細都是一樣的,很厲害吧!

在沙米走進屋子裡的時候,就看到店家用炭火在烤魚,那些烤得很香的岩魚,連沙米這麼不喜歡烤魚的人都吃掉一整條。

這種烤魚的方法,魚不會有乾巴巴的感覺,也能保持魚油。吃了一整盤蕎麥麵之後,開心地捧著大肚子離去。一份岩魚600日圓,一份蒸蕎麥麵(ざるそば)1000日圓。

006-1.jpg

006-2.jpg

007-1.jpg

007-2.jpg


本文出自:《日本私路小旅行:沙米旅日美好散策

《日本私路小旅行:沙米旅日美好散策》.jpg     

作者:沙米

出版社:創意市集logo2.jpg、PCuSER 


arrow
arrow

    創意市集 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