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簡單生活節》的概念所發行的《Simple Ripple 簡單圈》,介紹了一些知名人物,也採訪了許多小人物;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簡單過生活,努力拚自我。每一期的內容只講三、四件事,隨手拿著不需要花多久的時間就可以看完,看完之後把圈圈擴散出去,一個接著一個。

_MG_0025

簡單生活主要的精神是「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

 

2006年《簡單生活節》熱鬧登場,兩天的活動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一起為自己吶喊的簡單人,即使當日仍有許多人對簡單生活不明所以,但無損於他們對這四個字的實踐。或許時至今日仍有人無法解釋其全貌,甚至以為它就是所謂的慢活、樂活的另一種說法,但是從越來越多勇於出走的創作者身上看到,簡單生活概念好像真的成就了許多不簡單。

Simple Life《簡單生活節》是中子文化所舉辦兩年一次的活動,目的是為了宣揚簡單生活的理念。旗下的各個事業體皆以此概念作為事業發展的宗旨,Simple Life品牌發展部創意統籌EJay說:「正如Simple Life《簡單生活節》創辦人張培仁先生所說,簡單生活最主要的精神是『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不是要讓生命侷限在一個框框裡,而是一種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也因為這個精神的某一種單純性,所以才叫做簡單,是一個信念上的簡單,絕對不是鼓勵大家過清貧的日子。

一開始,以《簡單生活節》活動作為平台,集結推廣台灣各地的自創品牌。設定兩年舉辦一次,希望在這段期間內能夠累積較多的品牌成長或是發現新的人事物,但是2008年第二屆節日結束之後,主辦單位便發現兩年一次的間隔似乎太長,雖然因此會有大量

曝光的機會,可是延續力量不足,無法持續傳達這個品牌的故事,所以開始有了《Simple Ripple 簡單圈》這份刊物創刊概念。除了將現有的題材做後續分享,也透過這個刊物尋找更多值得報導的事情。

_MG_2321

每一期的主題都是誰在生活、如何生活

Simple Ripple 簡單圈》是一本雜誌大小,海報形式的刊物,當初的設想是希望能讓讀者閱讀方便、收藏方便,品牌發展部總監王鵬淩說:「我們在辦公室用各種紙張反覆的拼貼對折,試著找出如何展開一張紙是讓人在閱讀上最不麻煩、最方便閱讀的形式。」最後定案將攤開來寬86公分、長30公分的紙張,折成四等分,成為21.5×30 開本,因為無需裝訂,所以可以任意由左往右或由右往左翻閱。

_MG_9980

由左往右翻的結果,可以看到連同封面的一張照片全貌,原來封面的照片只佔了全照的1/3,位置最右、中間的1/3才是照片的真正主題,有點像是答案揭曉的片刻,腦中會浮現:oh,soga ∼∼的驚艷。鵬淩說:「把照片主題藏在裡頭是我們刻意安排的伏筆,通常一份免費刊物很容易閱讀完後隨手就丟,如何才能創造會被收藏的價值是很大的學問。所以我們就決定了封面必須要有一種會讓人想留著的美感,說不定最後它會成為牆上的一張海報。」所以在拍攝的當下,便已經考慮了構圖的呈現方式,照片最後被切成三等分,封面的那部份比較像是引言,真正的主角是在翻開來之後的那一頁。

_MG_9982

如果是從右往左翻開,就是這一期的主題人物。鵬淩說:「生活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個主軸,誰在生活很重要,所以我們會把每一期第一個打開來的版面落在『人』,第二個篇幅就會是落在『事』,直接點出這一期的主題。」而主題人物從知名歌手到衝浪店老闆,沒有行業的限制,重點只在是否在過著簡單生活。接下來比較小的兩個單元,是「簡單物」和「簡單樂」,分別介紹饒富趣味的物品和StreetVoice網站的音樂創作。從2009年11月創刊至今,一個半月左右發行一期的《簡單圈》,印量雖然高達10000份,但其用心編輯與饒富創意趣味的內容,每每總是讓慢一步索取的人望空架興嘆。

與其說《簡單圈》是一本宣揚簡單理念的刊物,不如說它比較像是散文式的報導文學。沒有激烈的文字,沒有制式的教條,沒有精準到位的論述,只是用一種關懷的口吻娓娓道來,加上只講三件事,輕輕鬆鬆的看完之後,感動就慢慢在心底沉澱,「我們也沒辦法說出些那種撼動人心,改變社會向上力量之類的文字,所以我們都抱著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的心態,讓讀者可以用很簡單的方式去閱讀;也不需要記憶裡頭的一些東西,在那個當下如果你有感覺到,然後如果你願意你帶走,如果不願意就留給下一個人看都沒關係,拿來包便當也ok,至少它是很漂亮的便當紙。」鵬淩看待心血結晶的輕鬆心態,如同這本刊物的tone調,像投在心湖裡的小石子,美麗的漣漪漸漸擴大,無需記得是誰正在漸漸沉入水底。

 

最困難的部份是讓大家認同這件事情

推動這個概念普遍遇到的困難有哪些?「概念講起來很容易,然後好像聽起來也有一點道理,但是《簡單生活節》就只有兩天時間,要讓很多的台灣人看到台灣本土有這麼多美好的東西,也要讓在地品牌了解被看到的重要性,說服這件事是當時遇到比較困難的部份。」EJay說。因為大家可能各自在各自的角落努力,也是在實踐這個概念,可是當你沒有一個稍大,或者稍微有點高度的平台一起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別人無法感受到這股力量有多大。如果能在這兩天一起創造出一個畫面,那是可以感動很多人、說服很多人的 。

_MG_2380_MG_2364_MG_2397  

但是《簡單生活節》的主場地在台北,與遠在花蓮、台南及其它各地的創作者接觸時,確實曾遭到質疑。一開始對方會以為只是某個商業形態的活動而已,經過不斷的溝通再溝通,大家慢慢了解到,活動只是讓理念曝光的一種方式,真正的目的還是讓更多的人知道並且實踐它。

當你來到這個活動,知道了一個人如何在種菜的過程中去愛這片土地、一個肥皂的製作過程中,注入了哪些對好事物的考量,當你和這些人面對面的時候,可以親身感受到除了商品之外,他們的故事所帶給你的震撼,也許你就會將這一份感動,傳遞給下一個。 這就是簡單生活真正從生活落實而來的理念。

鼓勵自創品牌,其實是鼓勵自我實現

如果未來是可以預知的,就顯現不出執著的可貴;在成功來臨之前,誰也不知道現在的努力會不會白費。轉換跑道原本就充滿風險,什麼時候該收手?或者根本不該設停損點一路衝到底線?沒有人可以幫你決定,因為只有你自己知道那股熱情那份勇敢還剩多少,對於夢想,大部份的人都有很多,但是要去面對夢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最後堅持下來的人就成了品牌,品牌故事才會如此值得報導,有時候比商品本身還要吸引人。

_MG_2355_MG_2390

這幾年來台灣很多的在地品牌,無論在農學、在設計、在書籍文化的領域,已經有越來越多人敢做自己的東西,比較不會那麼在乎外界怎麼看,反而出現了更多好玩的創意,鵬淩在談到近年觀察到的變化時表示,「這是一個趨勢,就是說,《簡單生活節》是靠life style這樣的概念,從生活形態去塑造出的節日,可是它跟以往只是個演唱會有很大的不同,它用一個生活形態去告訴你:其實在你身邊有這麼多人是這樣生活的,請你不用懷疑、也不用擔心你很孤單,如果你想要選擇這樣的生活,是有很多人可以給你很多方向跟意見的。但如果現在的客觀環境沒有辦法讓你去做心裡真正喜歡的事,也不要覺得沮喪,因為總有一天種子會發芽,只是時間還沒有到。」

 

有了固定的基地,簡單生活概念更加具體化—《好,丘》複合餐飲生活空間

今年,Simple Life 簡單生活團隊開始常態經營實體空間—《好,丘》,包含Simple Market簡單市集;這是一種宣告:簡單生活不僅是兩年一次的活動,它是可以天天來的地方,像是一個補給站,隨意補充你喜歡的能量。

_MG_2497

即使你看不到這些創意工作者,但是看到他們設計出來的作品,想像他們在設計時的初衷,一種想要讓社會更美好的動機,把這份感動帶回家,就成為實際參與改造世界的一份子。  

在標到《好,丘》現址的時候,其實大家有點懷疑這裡是否能夠聚集人潮。因為它雖然在信義區,但卻是邊陲地帶;但是開始營業之後卻超乎預期的受到大家喜愛。鵬淩表示,「在餐飲區還沒有開始營業之前,我們先在廣場舉辦了一段時間的Simple Market簡單市集,對於附近的居民來說,這裡就是一個可以買到好的農作物的地方,對年輕人來說,有個固定的創意市集,大家多了一個定期的交流空間。」

《好,丘》開幕之後,更串聯了不同世代的人聚集,許多人不知道,早期這一帶是四四兵工廠的腹地,工廠員工和眷屬被安置在工廠四周的眷村安身立命,後來隨著眷村改建等土地開發,東、西村早已拆遷,位於兵工廠南方的四四南村原本也面臨全數拆除的命運。後來當地里長、居民與藝文界人士發起眷村文化保存運動,救了四棟建築,眷村文物館於焉誕生,擔負起重現眷村風貌的使命。

其中A、B、D 棟分別為展覽藝文館,C 棟則是《好,丘》的複合餐飲空間。《好,丘》及Simple Market簡單市集的出現讓原本凋零的老眷村又恢復了昔日的熱鬧景象,彷彿還聽得到推著單車的老兵叫賣窩窩頭的聲音,在這裡換成了外皮香脆的圓形乾麵食bagel。透過老棟建築,串連起跨越世代的文化,卻同樣保留了那份為別人提供溫暖的感動與心意。


本文出自:《我愛創意獨立刊

2AF203  

作者:編輯部採訪小組

出版社:創意市集logo2.jpg    


arrow
arrow

    創意市集 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