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板舟顧名思義就是由許多片木頭拼接而成,很多人常誤以為它是獨木舟,其實不是的。小船由21塊木板拼造而成,大船則是由27塊木板拼造而成,依照船身位置及安全結構的考量,選擇不同性質木材拼造,例如高高翹起的船首與船尾,常會碰撞礁石,所以要選用堅固的硬木如欖仁樹或台東龍眼接近地面的主幹和板根;船支出入灘頭需要拖拉,與海灘上礫石摩擦,於是船底的龍骨須選用耐磨堅硬的木材如台東龍眼、蘭嶼赤楠。
整個船體不使用任何一根釘子,而是利用木材遇水膨脹的特性,使用桑木釘、接榫、結綁拼合而成。蘭嶼人精選了十餘種不同的木材,每一種木材都貢獻了它們無可取代的特性,每一種木材都有它們存在的功用與價值。
從決定要造一艘船開始,家中的女人開始種植芋頭,男人則開始上山伐木,日期與時間都要由耆老決定,砍伐有分順序及部分,分別是船漿、船首船尾、第一層船板、第二層船板、第三層中間船板、船首船尾側旋板。
造船完成後,視預算賦予雕刻及彩繪,所以早期也可以藉由拼板舟來知道一個家族富裕與否。
拼板舟上的雕刻紋有波浪紋、人形紋、菱形紋及最重要的同心圓太陽紋(即船眼),船眼代表的是族人出海時指引方向使其平安歸來的象徵,也是最重要的花紋。每個家族會有不同模樣的雕刻花紋,主要以上述的幾種雕刻為主,但也有「因對家族具特殊意義」而有的陌生花紋。我當時與漁人村的一戶族人一起住,他們家的拼板舟上就出現了少見且特殊的雕刻;彩繪則以紅、黑、白,蘭嶼三原色所構成。
有雕刻、彩繪的船須依古禮殺豬,舉行下水儀式,在船內擺滿芋頭,象徵滿載而歸、豐收與鎮邪,儀式過後將宰殺的豬羊及芋頭回贈予族人;沒有雕刻的船不用殺豬,但也要舉行簡單的儀式,邀請近親慶祝。拼板舟造得越大,下水儀式就會越盛大,若一個村有一艘大船要下水,完全就是全村的盛事,著名的拋船儀式更是壯觀不已,但近年來除非是文化發展協會有資金補助,不然已經很少有人在造大船了。很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參與到蘭嶼這項極具特色的文化資產。
新書搶先看
【一起熱血打工換宿吧!】履歷該怎麼寫?可以一次投很多間嗎?方式是?
【一起熱血打工換宿吧!】墾丁的打工換宿生態
【一起熱血打工換宿吧!】金門,最詩情畫意的工作環境
![]() |
本文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