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到目前為止,過去二十年間發生的最重大改變,就是從底片轉向數位的浪潮。1990年代中期問世的第一部消費級數位相機確實改變了一切。影像生產由過去的所費不貲,變成了基本上完全免費的事情—除了一開始購入器材的花費之外。初期,數位相機的價格十分高昂,影像品質卻遠遠比不上底片相機;但這一切早已改觀。


現在,我覺得針對任何一個主體拍上五十或五百張照片都是理所當然,然而在底片時代,恐怕頂多只能拍個兩三張。然而與相機及可充電電池的降價幅度相比,這些額外花費都不值一提—這可是幾分錢與成千上百塊美金之間的差別。數位攝影為我們省下來的成本,使得利用此一媒介進行實驗變得容易許多,更讓許多在底片時代負擔不起開銷的人也得以創造影像。而當代另一大科技進展,就是在相機的LCD螢幕上隨拍即看的能力,無須等到從暗房中取回照片的那一刻;再也不必隔個幾天或幾星期,才能根據毛片來調整曝光或拍攝現場的設置了。


如今,既然生產完美而可用照片的花費只有過去的九牛一毛,而且幾乎每個人都可以進行影像實驗,許多以往不會拿起相機的人現在都開始拍照了。在這定義相當模糊的群體中,不僅包括了成千上萬拍攝日常生活照片的人們,更涵蓋了原本使用其他媒材創作的視覺藝術家們;除了純粹使用相機來記錄成品之外,他們如今也負擔得起其它可能性了。有史以來,攝影第一次成為沒有相關背景的非本科生也能認真以對的創作媒介。


當然,數位革命浪潮可不只是影響了相機的科技發展。電腦如今也取代了傳統暗房。過去需要一間房間、一堆化學藥劑還有大把等待時間才能完成的事情,如今在我們用來報稅、寫信的同一部機器 —電腦上就能完成。當然,專業影像處理軟體是必要的,但你有免費版可以用呢。現在,在電腦上,任何人都可以進行在設備最棒的暗房中都無法完成的影像編修;更棒的是,這往往不需要任何額外的花費。任何買下智慧型手機或電腦的人,即使在掏錢之前根本沒想到攝影這回事,也已經擁有了產製精彩影像所需的所有工具。從挑選題材、拍攝到後製編修,任何人都能拍攝照片。有時真的很容易就忘了這變化有多大。


在底片時代,有兩種情況可能會擇一發生:沖洗好的照片要不是被收進相簿裡,就是只有少數人能看見;再不然就是被扔進鞋盒或是某個老資料盒裡,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幸重見天日。時至今日Facebook、Flickr、Twitter、Google+都提供了虛擬空間,任何人都能在上面發表照片,還能從攝影師或非攝影師中獲得意見回饋。

  

 

新書搶先看
【攝影的思辨】你為什麼想要拍照?
【攝影的思辨】你現在是哪一種攝影師?
 

2APO02-150

本文出自:
攝影的思辨:加與減的關鍵
思維與自我練習

作者:史提夫.強森

想了解更多? 立即前往 >>>
博客來網路書店
金石堂網路書店
誠品網路書店
城邦讀書花園


arrow
arrow

    創意市集 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